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2025 年 8 月23日 星期六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首頁 文教

舊高屏大橋糖鐵汽車共用 橋樑特色

2024 年 5 月 18 日
發布在 文教
A A
分享至FB分享至LINE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Whatsapp

推薦閱讀

blank

週六豔陽高照! 大台北飆37度 各地紫外線指數爆表

2025 年 8 月 23 日
blank

鬼月限定-太空館舉辦「夏至·日訪吃菜鬼、吸果鬼特展」邀請所有勇敢的大小朋友一起來探險

2025 年 8 月 22 日

波新聞─劉己玄/高雄

舊高屏大橋以前稱為「下淡水溪橋」,在新高屏大橋未興建前,是當時東亞地區之第一長橋,係糖鐵、汽車共用之大橋,蔚為台灣橋樑特色。可惜,1990 年6 月斷橋,1992 年全面拆除,只剩最底下一層橋墩,結束了54 年「壽命」歲月。

「下淡水溪橋」橋寬僅7 點5公尺、橋長約1700 公尺。據前大樹文史協會理事長羅景川引述日治時期「台灣日日新報」報導指出,該橋建於昭和10年9月(1935 年),完成通車於1938 年,耗資250 萬日圓,為當時東亞地區之第一長橋,因軍事方面考量,除設計可供汽車行走外,尚鋪設五分車鐵道通行於橋上,以利大寮平原地區之製糖甘蔗,運往大寮、小港、屏東糖廠,及蔗渣運往九曲堂「永豐餘造紙廠」作為造紙原料之用。

小火車鐵道靠橋南側,其旁留有一人可行走之空間,可兼供旅人或農民行走,故「人道橋」稱呼,由此而來!

行於橋上至某段距離有下降之爬梯可通往橋底,為當初設計大橋維護、巡視之用,昔時村裡鄉民也用來下降至高攤地從事農耕耘種農作物之用。依當時橋樑均由警備總部管制或戒嚴下之情況,此舉應是鄉民為耕作之方便,偷偷「便宜行事」之「辦法」!

blank

又據前大樹文史協會理事王明瑞指出,橋上由於供南來北往之汽車行走,又可行走單車、行人,因此當糖糖小火車又剛好行駛在其上時,就會造成單向通車而變成塞車狀況,且兩邊之通車速度也跟著變慢了。交通尖峰時段,即成為瓶頸而塞車,除造成行旅不便外,且常有車禍意外發生,嚴重影響交通。

王明瑞說,記得小學時期他在下淡水溪河床幫忙種西瓜,有一次突然聽到「碰!」一聲,本能地反應抬頭一看,見遠方淡水溪橋上一大塊的水泥欄柱往大橋下方墜落,掉入曹公圳取水口的河道,濺起一大片很高的水花,而橋面上正停著一輛「公路局客車」,有一個車輪正懸空在橋外,讓人觸目驚心!。後來大橋交通通行量漸漸不敷使用,政府乃計劃加速興建新的高屏大橋。

1976 年新高屏大橋開始建設,全長1990 公尺、寬20 公尺,1978 年完成啟用;2000年8 月新高屏大橋中點處的第22號橋墩橋基,於8 月27 日下午突然塌陷,近100公尺橋面斷裂成V字型衝入溪中,橋面上的16部大小型汽車和一部機車,猝不及防跟著掉落,造成30人輕重傷,還好並無人員身亡,是這起公安事件不幸中之大幸。

高屏大橋於2001年3月31 日上午8時,斷橋7個月後終於修復,再次恢復通車,之前,新高屏大橋也被點名是台灣14 大「危橋」之一。於是2001年又開始建設雙向分離工程,於2008 年6 月完工。

由於台灣光復後所有橋樑皆由警備總部管制,橋樑均不可攝影、描繪、記錄,以致於高屏大橋很少有影相及圖片被留存下來。

圖/王明瑞攝

相關

下一篇文章
blank

「發現鳥松之美」攝影比賽頒獎 典禮揭曉

blank

新住民親子手作甜蜜食光 共享烘焙樂趣

最新新聞

blank

週六豔陽高照! 大台北飆37度 各地紫外線指數爆表

2025 年 8 月 23 日
blank

茶餅會人氣爆棚 許智傑展現強大基層號召力

2025 年 8 月 22 日
blank

《沒有希望的囚徒,沒有保障的矯正人員》 從「人權」到「人禍」 終身監禁的代價誰來付?

2025 年 8 月 22 日
blank

2025 TITE台灣國際旅遊展盛大開幕「高雄遊樂園」歡樂登場 消費399抽好禮

2025 年 8 月 22 日
blank

左營男子遭槍擊不治 警尋獲犯案車輛與作案槍枝,鎖定特定對象全力追緝

2025 年 8 月 22 日

最多瀏覽

  • ▲《磚仔地采風輯》繪本發表會,繪圖者大合照。(圖/黃麗瑾提供)
    ▲《磚仔地采風輯》繪本發表會,繪圖者大合照。(圖/黃麗瑾提供)

    里港載興社區展鄉土畫作 《磚仔地采風輯》用繪本留住鄉愁與記憶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匠心銀韻」銀壺創作聯展高雄登場 三大金工名家攜手對話百年古董銀器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八馬國際邁向全球 打造健康科技產業新典範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松鶴長照機構啟用 蘇清泉承諾整合安泰醫療體系資源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20 分鐘即喚醒沉睡大腦! 屏基新療法助中風患者重拾語言與行動力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 2024 新高屏時報 KaopingTimes

關於我們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 2024 新高屏時報 KaopingTimes

本網站使用cookies。 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 請造訪我們的使用者條款和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