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翁順利/台南
台南國立臺史博館於14日與日本國立民族學博物館攜手舉辦「生活記憶的紀錄、保存與活用―臺日課題與方法對話國際研討會」,於臺史博展開為期2天的學術交流,匯集兩國10餘位博物館專家學者,共同探討在地文化記憶的保存與發展,研討會開放報名即獲得很大的迴響,一週內即報名額滿。
此次研討會由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博物館研究所協辦,安排一場專題演講及十二篇論文發表,以「如何留住每一個在地故事」為核心,兩日規劃兩大主題進行深入討論。
14日聚焦於「日本跨領域及融合地方研究之發展」,探討日本地方文化創發與文化資源重整、負歷史遺產與地方文化的創發等課題,由日本國立歷史民俗博物館副教授川村清志發表有關「日本地方文化創發與文化資源重整―從保存到活用的領域發展」開啟研討會的對話交流。
15日則以「臺灣檔案數位化之可能性」為主軸,深入探討博物館策展工作與公民參與機制、歷史知識的近用與挑戰、臺灣原住民資料調查與社群連結等重要議題。
這次研討會邀請多位日本重量級學者與臺史博館內研究員與會,分別由民博教授平井京之介、助理教授高科真紀發表地方檔案如何形成、紀錄與運用等經驗分享。此外,東京大學暨綜合地球環境學研究所客座教授吉田丈人、長野市立博物館學藝員陶山徹、國文學研究資料館教授西村慎太郎等人分享日本不同地方災害的歷史、記憶與保留下來的智慧等寶貴經驗。
日本民博教授日高真吾強調,在日本持續性進行地方文化的蒐藏與研究的同時,面臨地區文化的傳承問題。要怎麼讓民眾持續參與,以及要怎麼傳承,除了文字與圖像以外的文化該如何傳承、掌握也是相當關鍵整場內容豐富而多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