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蘇舒 / 台北報導】 公平交易委員會今(16)日至立法院經濟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並備詢,立法委員林岱樺質詢指出,傳直銷(多層次傳銷)在台灣並非小眾市場,登錄業者超過2,100家、參與人數達312萬人,但監理制度長期處於灰色地帶,影響消費者權益。
林岱樺批評,政府若只做宣導卻無實質追蹤,等同放任劣幣驅逐良幣,她接到許多業者與消費者陳情,合法業者無所依靠,無良業者卻繼續吸金詐騙。
林岱樺也引用各國相關制度,如美國要求銷售收入須高於招募收入、韓國設有誠信評鑑、日本實施再犯加重罰鍰制,皆可作為我國公平會監理的重要參考,林岱樺強調,公平會應讓報備制轉型為有責任的管理制,真正保障市場秩序與消費安全。
林岱樺指出,目前整體制度存在斷層,例如缺乏產業輔導成效的評估與違規再犯率統計、產品價值比例與收益結構未強制揭露,使消費者難以辨別是否為「拉人頭」組織,以及網站僅有報備名單,無任何違法紀錄與風險資訊供查詢。
林岱樺提出三項具體要求:一,請公平會建置「誠信業者名單制度」,提升輔導品質與分級獎懲機制;其二,研議導入「收益結構公開制度」,讓消費者清楚辨識產品價值與分潤模式;其三,於六個月內推出「多層次傳銷透明查詢平台」,揭露違法案件類型、已輔導名單與市場變動數據。
公平會代理主委陳志民回應,資訊揭露符合報備制下的公開原則,公平會審慎評估統整資料後,研議具體改善方案。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