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2025 年 10 月22日 星期三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首頁 文教

文化大學「御風而行-歐豪年大師紀念展」 精選典藏 向大師傳奇一生致敬

2024 年 6 月 4 日
發布在 文教
A A
分享至FB分享至LINE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Whatsapp

波新聞─李雲/台北

嶺南畫派大師、文化大學名譽博士歐豪年教授,於今年4月25日仙逝雲遊,紀念一代歐豪年大師,文化大學在曉峰紀念館九樓歐豪年美術館舉辦「御風而行-歐豪年大師紀念展」。6月4日舉辦開幕典禮,歐豪年大師故舊門生以及社會賢達出席盛會,文化大學陳泰然董事長、王子奇校長率文化大學全體同仁在開幕典禮時向歐豪年大師致敬,謝謝他為文化大學的貢獻與培養藝術教育的努力。

出席「御風而行-歐豪年大師紀念展」貴賓有白省三董事、徐興慶董事、張海燕董事、國立故宮博物院、台灣藝術大學、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台北巿立美術館、台北市中華花藝協會、典藏古美術、臺灣藝聞雜誌社、中國文化大學校友總會、華岡法學基金會、中央印製廠、中華郵政公司、陽明山姜太公道場及擎天藝術群…等單位均派代表出席開幕式,現場嘉賓超過100人。

陳泰然董事長說,感念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博士的真知灼見,在1968年禮聘歐豪年先生為美術學系教授,為文化大學作育英才無數,更促使文化大學成為「嶺南畫派」在台灣發揚光大的重鎮。2020年為表彰他為文化大學春風化雨數十載,及卓越的藝術與學術成就,特別頒授大師為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陳泰然董事長自2022年接任董事長,戮力於推動文化大學朝向頂尖大學邁進,於社會科學院設立《自若講堂》、商學院設立《忠泰講堂》。陳泰然董事長感念歐豪年教授慨然應允為這兩所講堂題字,至今仍銘感於心。

王子奇校長說,「歐豪年大師」一直是文化大學極為重要的藝術指標與精神資產,這期間對大師始終懷抱崇敬之意。直至接任文化大學校長,更是將尊崇之心化為實際行動,包括「歐豪年美術館」的營運維護、規劃舉辦畫展,優化展館空間與硬體設備,希望保護並延續歐豪年教授的影響力,繼續傳承發揚嶺南畫派之藝術價值。

王子奇校長說,歐豪年大師在文化大學執教近40年,2004年捐贈百件書畫作品,文化大學典藏歐教授從1957年23歲時所作〈緣溪行〉到2021年與弟子們合繪〈百花圖〉,從早年至晚年作品共132組件。今年「御風而行-歐豪年教授紀念展」展出的42幅畫作,即是由捐贈典藏作品挑選,透過紀念展具體展出不同時期的作品,或與其他大家合作之傳世佳作,以作品領略歐豪年大師精采的藝術人生,經由看展的時光,更讓後人近身感受藝術帶來的視覺衝擊。該藝術展為常態展覽,平日每日早上九時到四時歡迎蒞臨欣賞大師畫作。

blank

國立故宮博物院余佩瑾副院長也應邀出席致詞。她說,歐豪年大師與文化大學淵源深厚,透過展覽清楚了解歐豪年大師這一生的藝術成就及嶺南畫派的發展,文化大學設有華岡博物館、歐豪年美術館,而故宮與華岡博物館、歐豪年美術館距離不遠,期盼未來館際間交流頻繁,尤其明年是故宮典藏百年大慶,將有各項藝術展品的活動,期待故宮、華岡博物館及歐豪年美術館,能形成一個藝術重鎮,吸引更多人欣賞藝術,讓台灣更美。

文化大學致力培養具藝文涵養的人才,提高學校師生對藝術文化的認識和欣賞能力,整合藝文資源,鼓勵學生走訪藝術中心,而藝術學院致力培育多元藝文人才的搖籃,更是國內藝術人才產出重鎮。

推薦閱讀

▲第29屆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為陽明交大科技法律學院創院十週年暨創所二十五週年的重要里程碑。(圖/資料照)
▲第29屆全國科技法律研討會,為陽明交大科技法律學院創院十週年暨創所二十五週年的重要里程碑。(圖/資料照)

陽明交大科法研討會登場 聚焦AI、半導體與國安法制新局

2025 年 10 月 17 日
blank

探索科學 × 永續行動 × 雙語學習!高雄市第44屆中小學科學園遊會於科工館熱鬧登場

2025 年 10 月 17 日

波新聞─李雲/台北

嶺南畫派大師、文化大學名譽博士歐豪年教授,於今年4月25日仙逝雲遊,紀念一代歐豪年大師,文化大學在曉峰紀念館九樓歐豪年美術館舉辦「御風而行-歐豪年大師紀念展」。6月4日舉辦開幕典禮,歐豪年大師故舊門生以及社會賢達出席盛會,文化大學陳泰然董事長、王子奇校長率文化大學全體同仁在開幕典禮時向歐豪年大師致敬,謝謝他為文化大學的貢獻與培養藝術教育的努力。

出席「御風而行-歐豪年大師紀念展」貴賓有白省三董事、徐興慶董事、張海燕董事、國立故宮博物院、台灣藝術大學、文化部文化資產局、台北巿立美術館、台北市中華花藝協會、典藏古美術、臺灣藝聞雜誌社、中國文化大學校友總會、華岡法學基金會、中央印製廠、中華郵政公司、陽明山姜太公道場及擎天藝術群…等單位均派代表出席開幕式,現場嘉賓超過100人。

陳泰然董事長說,感念文化大學創辦人張其昀博士的真知灼見,在1968年禮聘歐豪年先生為美術學系教授,為文化大學作育英才無數,更促使文化大學成為「嶺南畫派」在台灣發揚光大的重鎮。2020年為表彰他為文化大學春風化雨數十載,及卓越的藝術與學術成就,特別頒授大師為名譽文學博士學位。

陳泰然董事長自2022年接任董事長,戮力於推動文化大學朝向頂尖大學邁進,於社會科學院設立《自若講堂》、商學院設立《忠泰講堂》。陳泰然董事長感念歐豪年教授慨然應允為這兩所講堂題字,至今仍銘感於心。

王子奇校長說,「歐豪年大師」一直是文化大學極為重要的藝術指標與精神資產,這期間對大師始終懷抱崇敬之意。直至接任文化大學校長,更是將尊崇之心化為實際行動,包括「歐豪年美術館」的營運維護、規劃舉辦畫展,優化展館空間與硬體設備,希望保護並延續歐豪年教授的影響力,繼續傳承發揚嶺南畫派之藝術價值。

王子奇校長說,歐豪年大師在文化大學執教近40年,2004年捐贈百件書畫作品,文化大學典藏歐教授從1957年23歲時所作〈緣溪行〉到2021年與弟子們合繪〈百花圖〉,從早年至晚年作品共132組件。今年「御風而行-歐豪年教授紀念展」展出的42幅畫作,即是由捐贈典藏作品挑選,透過紀念展具體展出不同時期的作品,或與其他大家合作之傳世佳作,以作品領略歐豪年大師精采的藝術人生,經由看展的時光,更讓後人近身感受藝術帶來的視覺衝擊。該藝術展為常態展覽,平日每日早上九時到四時歡迎蒞臨欣賞大師畫作。

blank

國立故宮博物院余佩瑾副院長也應邀出席致詞。她說,歐豪年大師與文化大學淵源深厚,透過展覽清楚了解歐豪年大師這一生的藝術成就及嶺南畫派的發展,文化大學設有華岡博物館、歐豪年美術館,而故宮與華岡博物館、歐豪年美術館距離不遠,期盼未來館際間交流頻繁,尤其明年是故宮典藏百年大慶,將有各項藝術展品的活動,期待故宮、華岡博物館及歐豪年美術館,能形成一個藝術重鎮,吸引更多人欣賞藝術,讓台灣更美。

文化大學致力培養具藝文涵養的人才,提高學校師生對藝術文化的認識和欣賞能力,整合藝文資源,鼓勵學生走訪藝術中心,而藝術學院致力培育多元藝文人才的搖籃,更是國內藝術人才產出重鎮。

下一篇文章

2024大稻埕夏日節7/17登場!4場主題煙火+5場音樂展演HIGH玩一夏

"五"夠好康!義大慶端午  身分證只要有"5"票價享五折優惠

最新新聞

blank

全力防堵非洲豬瘟 屏東緊急啟動十大措施因應

2025 年 10 月 22 日
blank

里仁攜手金門縣野生動物救援暨保育協會 守護離島生態,讓野生動物重返大自然

2025 年 10 月 22 日
blank

六堆秋收祭、十年有成 食福・拾福~用客家味緒串起六堆幸福滋味

2025 年 10 月 22 日
▲薛兆基頂著烈陽,以最簡樸的方式展開徒步掃街行動。他表示拜票不只是形式,更是一場心與土地的交流。(圖/翻攝畫面)
▲薛兆基頂著烈陽,以最簡樸的方式展開徒步掃街行動。他表示拜票不只是形式,更是一場心與土地的交流。(圖/翻攝畫面)

薛兆基烈日掃街拜票 用腳步丈量左營走出真誠

2025 年 10 月 22 日
blank

2025年新歸仁之美攝影比賽 頒獎儀式圓滿完成

2025 年 10 月 22 日
blank blank blank

最多瀏覽

  • ▲加盟商質疑總部所提供的原料有問題,自行送驗後竟檢驗出原料含有黃麴毒素,故發表聲明宣布解除與自然湉總部的加盟契約。(圖/加盟業主提供)
    ▲加盟商質疑總部所提供的原料有問題,自行送驗後竟檢驗出原料含有黃麴毒素,故發表聲明宣布解除與自然湉總部的加盟契約。(圖/加盟業主提供)

    福源花生醬食安風暴延燒 自然湉加盟店解約聲明震撼業界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鄧祖琳將軍 卸下戎裝人生沒有留白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控訴機車瑕疵草菅人命 車主父駕車抗議Gogoro十週年慶典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白嘉莉美麗傳奇」畫展高雄登場 展現藝術風華與人生故事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老字號茶鋪新傳承 國寶青草茶二代延續古早好風味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blank blank blank
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 2024 新高屏時報 KaopingTimes

關於我們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 2024 新高屏時報 KaopingTimes

本網站使用cookies。 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 請造訪我們的使用者條款和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