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郭忠淵/台南報導】 國立臺南大學長期致力於地方教育與文化實踐,在紀念臺南建城300年的「府城城垣300年」系列行動中扮演重要角色。為了紀念臺灣府城城垣於1725年5月9日動工,古都保存再生文教基金會與臺南市政府文化局共同推動的「五九圍城」,號召市民在原府城城垣路線上手牽手圍成「人牆」,重現舊城輪廓,喚醒城市記憶,為古都注入全新的文化行動力。
此次活動中,臺南大學、南大附小與鄰近學校臺南女中共同參與,並由南大視覺藝術與設計學系、流域生態環境保育研究中心及高教深耕計畫辦公室進行策劃與資源整合,透過臺南大學USR計畫「青銀搖滾力:嘉南城鄉文化轉譯與創生」,與各界共同關注府城城牆的保存與再現。
三所學校的師生在靠近舊城牆的區域集結,以「一府旗」為識別,並頭戴象徵城垣印記的「府」字紀念帽,進行校園版的「五九圍城」行動,南大認為,這不僅是一場歷史紀念活動,也是一次文化共創行動,讓學校師生在參與中重溫這片土地的故事,深化對當地文化與歷史的理解。
南大陳惠萍校長親自參與圍城行動,並在活動中表示,南大作為臺南的百年學府,有責任與使命參與地方文化的保存與再生。此次與臺南女中、南大附小的師生一同參與圍城,展現跨世代的文化傳承,也象徵著教育與城市記憶的深刻連結。
臺南大學在推動大學社會責任(USR)方面不遺餘力,並且在教育部USR實踐計畫中成功申請並執行多項計畫,展現出其在社會與文化層面的積極參與。南大「臺南學」研究亦即將集結出版,為臺南的文化保存貢獻一份力量。此次圍城行動,也是學校與在地社群攜手合作的具體表現,進一步強化學校在文化與教育交織中的參與和貢獻。
此次活動不僅為市民和學生提供一次紀念歷史的機會,也為臺南大學與社會之間建立更加緊密的聯繫。未來,南大將繼續透過跨領域的合作與創新課程,深化地方文化的研究與實踐,進一步履行大學的社會責任,為學生成長與發展提供持續的支持。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