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2025 年 7 月1日 星期二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首頁 p-hub

國家公園新典範陽明山跨域保育與農業 竹子湖轉型永續實踐基地

2025 年 7 月 1 日
發布在 p-hub, 屏東時報
A A
blank
分享至FB分享至LINE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Whatsapp

推薦閱讀

blank

警民協力顧治安 守望相助共創安居社區

2025 年 7 月 1 日
blank

JOMODEL銀絲絨定型噴霧獲選大會指定產品 國際首發「外泌體育髮組」閃耀亞洲美髮賽

2025 年 7 月 1 日

【記者范家豪/台北報導】 陽明山,這片充滿生態價值的土地,正逐步轉變為友善農業與生態保育共存的典範。2025年6月26日,內政部國家公園署陽明山國家公園管理處、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慈心有機農業發展基金會三方,聯合舉辦「永續草山X共善共好」陽明山友善農業及生態服務給付推動成果發表會,邀請共同打造永續草山生活圈的社區居民、農友、商家、企業等人,並在會中頒發感謝狀,表彰在多方夥伴齊心協力下,建構更友善的陽明山生態,更永續的草山生活圈。

國家公園署因應全球保育趨勢,積極擬定「跨域合作」、「社區共榮」、「企業參與」與「保育推廣」等策略,欲落實構築具韌性與永續性的保育體系。2020年起,陽管處邀請慈心基金會推廣執行「陽明山國家公園友善農業輔導案」,串聯了各方產官學界的力量;並於2024年結合林業保育署「赤腹游蛇生態服務給付」政策,於陽明山深入輔導農友從事綠色保育友善農業,並協助加入生態服務給付計畫,鼓勵並陪伴農友守護社區內珍稀的一級保育物種——赤腹游蛇。

生產與保育兼顧 陽明山花田轉型展現新氣象

陽明山國家公園緊臨大臺北都會區,每年3-6月的海芋、繡球花等觀賞性作物輪番登場,若能在大量民眾上山體驗賞花採花樂趣的同時,將農友原來慣行栽培的花田轉型友善農業花田,更成功守護赤腹游蛇棲地的歷程對市民宣導,相信對生態保育教育價值,可產生重要功效。

歷經六年的努力,陽管處攜手慈心基金會,從農地資源盤點、四大標的作物輔導(稻米、柑橘、短期葉菜及觀賞花卉)、技術導入,到在地產業的串聯,逐步推動農業友善轉型。令人驚喜的是,這股轉型動能竟在最具挑戰性的賞花熱區——竹子湖,逐漸擴大發酵,展現可觀成效。

根據臺北市政府產業發展局資料顯示,北投區竹子湖海芋產業,計有農戶30戶,栽培面積約8公頃;繡球花產業,計有農戶計有農戶20戶,栽培面積約11公頃。在陽管處的鼓勵下,2023年財福海芋田率先取得臺灣首張海芋花田的綠色保育證書,帶動週邊花農也跟上綠保花田的腳步,目前已有6戶海芋田通過綠保審認,分別為:財福海芋田、花與樹園藝、名陽匍休閒農莊、花谷海芋園、綠山谷、和緣芋花田,總面積0.45公頃,佔竹子湖海芋田總面積5.63%。繡球花要減藥轉型更為困難,也已有5戶農戶加入繡球花田減藥試驗,分別為:大梯田花卉生態農園、財福海芋田、花與樹園藝、名陽匍休閒農莊、曹家花田香,實屬不易。其中,名陽匍休閒農莊農友王財欽提到,由於繡球花減藥不易,為了擴大友善花田面積,將著手把慣行繡球花田漸次改種友善金針花,讓農藥對環境的危害降到最小。陽管處跨域協力計畫推動至今,陽明山園區內及周圍有機或友善農友戶數從2019年的12戶已成長至33戶。

多方夥伴攜手合作,都是為了牠——守護臺灣第一級瀕臨絕種野生動物赤腹游蛇

陽管處於2020年,委託中國文化大學生命科學系陳怡惠副教授及宜蘭大學森林暨自然資源學系毛俊傑助理教授展開赤腹游蛇的調查研究。調查發現令人震驚——曾經在20年前活躍於竹子湖,數量達上千條的赤腹游蛇,到了2023年,竟已銳減至不到100條,族群以驚人的速度瀕臨消失。陽管處與慈心基金會在輔導過程中,得知花田間藏有珍稀的臺灣保育類物種——赤腹游蛇,為有效加強農田保育力道,協請毛俊傑老師針對農友如何守護與營造赤腹游蛇的生存環境,給予相關建議與指導,陽管處亦積極維護、復育赤腹游蛇生態棲地。林業保育署並於2024年研擬出「赤腹游蛇生態服務給付」政策,將此資源投入竹子湖;陽管處與林業及自然保育署群力合作,力挽赤腹游蛇的復育契機。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推動的「赤腹游蛇生態服務給付方案」,透過「友善農地給付」方案,包含鼓勵農民不使用除草劑、改用符合規範的防治資材、棲地營造、取得綠色保育標章等行動,每人每年至高核發6萬元/年。以及「巡護監測給付」方案,包含在地社區成立巡守隊執行巡護棲地、移除及防治外來種等作為,每年最高核發6萬元獎勵金。生態給付的誘因加入,效果加乘發酵,至今已有18戶農友加入巡護棲地的計畫,不僅是民力的加入,陽管處亦發動志工進行外來種移除及請同仁加強夜間巡護。社區巡守隊隊長曹昌正表示,保育赤腹游蛇大大提高社區成員投入服務的熱忱,讓原本單純的社區巡護,成為守護赤腹游蛇的重要任務,不但加強夜間巡查,也強化了社區成員的凝聚力。

成果發表會現場,特別頒贈感謝狀予友善耕種及參與生態服務給付及巡守隊成員,因為他們的堅持與努力,不僅提升居民參與保育的動能,更強化了社區對在地生態的責任感與歸屬感,透過環境友善赤腹游蛇的棲地才能逐步恢復生機,展現農業與生態共存的可能性。

共創永續草山的共善共好生活圈

在復育生態的同時,陽管處及慈心基金會同時協助在地企業阿原肥皂,媒合在地農友進行友善契作,不但回饋在地鄉親、增加就業,更帶動陽明山友善農業的正向循環,也為在地農友尋求農作品牌建立與推廣的契機。擁有獨特火山地貌的陽明山國家公園,受到氣候的影響,極具特色的農作產物,產量極不穩定,無法透過一般通路進行銷售。初期,陽管處與慈心從內部員工團購開始,陪伴農友調節轉作過程的產量;到有規模的舉辦陽明山市集,邀請上山民眾以購買力表達支持,更協助媒合在地店家,陳列擺售陽明山友善農產品。

為幫助人力不足的店家,更具效益地向消費者傳遞陽明山友善農產的特色,於是發展出「店中店」模式,為農產品行銷提供助力。以山巒意象設計的展架,層層展示各式陽明山友善農產品,消費者可以配合介紹文字牌及行動條碼(QR code),查看到農場的故事及特色。此外,陽管處以火山意象,設計出「草山•禮」,禮盒內有不同的草山友善食材或加工品,也成為行銷陽明山友善農產的一大助力。

透由多方夥伴、公私協助,齊心協助陽明山的農業轉型,守護園區內的豐富生態。也邀請更多居民、遊客、企業一同投入這場生態復育的行動,讓陽明山的美,不只在風景裡,更在日常生活中。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

相關

下一篇文章
blank

嘉畜所舉辦「愛護你我牠」動物保護夏令營 200名額開放即秒殺

blank

成大人力潛艇赴美海軍參賽速度破隊史紀錄

最新新聞

blank

台南夜市吉祥物夜奇鴨出道拚觀光

2025 年 7 月 1 日
blank

成大人力潛艇赴美海軍參賽速度破隊史紀錄

2025 年 7 月 1 日
blank

嘉畜所舉辦「愛護你我牠」動物保護夏令營 200名額開放即秒殺

2025 年 7 月 1 日
blank

國家公園新典範陽明山跨域保育與農業 竹子湖轉型永續實踐基地

2025 年 7 月 1 日
blank

警民協力顧治安 守望相助共創安居社區

2025 年 7 月 1 日

最多瀏覽

  • blank

    「希望季Reconnection・再連結」 福智教育園區2025學生成果展與政策接軌、實踐未來教育核心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平民黨主席」號召世代共融 孫健萍南部咖啡會獲基層力挺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英勇跳海救溺生 原民陸戰弟兄獲蘇清泉親頒加菜金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中寮山梅雨季後 獨角仙大量鑽出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正午烈日下遇車禍 屏東人即刻伸援手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 2024 新高屏時報 KaopingTimes

關於我們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 2024 新高屏時報 KaopingTimes

本網站使用cookies。 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 請造訪我們的使用者條款和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