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英薇/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與佳義國小共同創作繪本《誰家的毛毛蟲在唱歌呀!》,於屏菸1936文化基地舉辦新書發表會,由縣長周春米、佳義國小校長師生與各界代表們共同為新書揭開序幕,周縣長表示,這本繪本不僅呈現孩子們的藝術創作,更讓他們學習自己的語言、講自己的故事,透過藝術繪畫與這片土地建立更深的連結,展現文化傳承與教育的成果。
「孩子們不僅古謠唱的好,畫作也很棒,太羨慕你們有這樣的才華!」縣長周春米表示,《誰家的毛毛蟲在唱歌呀!》的誕生,源自去(113)年8月屏東原民館與佳義國小合作策劃的同名展覽,孩子們透過創作繪畫方式,不僅描繪著大山林裡的母體文化與自然共生的故事,更將自身的成長與學習過程,結合老師們以及在地族人的努力、才華與能量集結成冊,與大家分享。
周縣長指出,縣府團隊今年積極創造機會,讓屏東的孩子可以展現才華,包括今年首屆客家民謠及原民古謠歌唱大賽,許多參賽的學生紛紛反饋能夠踏上演藝廳表演,非常興奮,見到孩童們將平常努力的成果在專業舞台上呈現,讓她深受感動。她說,恆春文化中心劇場館將於年底落成啟用,期盼未來有更多專屬於屏東孩子的舞台。
佳義國小指導老師黃德恆(Dekun)表示,由於排灣族沒有文字,歷史只能透過歌謠來傳承,因此這本繪本將孩子比喻毛毛蟲蛻變成蝴蝶,以歌為起點,記錄著全校學童們的學習歷程,此次有近300件作品參與審查,最終選出71件畫作。他提到,許多圖畫可以從線條、角度與人的情緒中理解文化的深度,期待孩子們能持續創作,傳承祖先的精神,成為跨世代的文化連結。
參與繪畫創作的學生潘箴希表示,參與學習後才知道每首古謠都專屬的故事,不只是唱歌更是記住自己的文化,繪畫創作的靈感皆來自歌謠的歌曲,每次站在舞台上,除了把自己的歌唱給大家聽,也是唱給祖先聽、唱給土地聽,這些圖畫也將成為成長的一部分。
繪本主視覺設計的學生鄧巧恩也分享,繪畫創作的每個畫筆、線條都隱含的成長與自信,腦中聽到的旋律,更像是祖靈的祝福,書中每幅畫都能回應每首歌謠,期待未來有更多學弟妹也能透過藝術找到自信,更認識自己的文化。
縣府原民處表示,繪本《誰家的毛毛重在唱歌呀!》收錄了佳義國小藝術家們的創作,他們以觀察與感受,從周遭事物、大自然及母體文化中的體悟,再透過繪畫與歌謠,將生活之美與族群生命力的故事呈現創作中,而孩子們所吟唱的歌謠與文化故事,也掃描繪本中的QRCode,聽見小藝術家們生活與土地的聲音。
原民處說,未來縣府團隊將持續推動與學校合作推動文化藝術教育,透過展覽、出版與跨域合作等形式,讓這些充滿生命力的作品有更多被世界看見與聽見的機會,為原鄉教育書寫出更多溫暖而動人的篇章。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