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范家豪/台北報導】 秉持著「東湖東湖 勢如破竹!東湖東湖 要你幸福!」的理念,東湖扶輪社於日前圓滿舉辦第35次例會,並首度與台灣快樂之道協會攜手合作,隆重推出「第一屆東湖扶輪社快樂之道講師培訓課程」。這項深具意義的計畫旨在培育更多「快樂之道」品格教育推廣講師,共同將真誠、信任與快樂的價值送進校園、家庭與企業,為社會注入更多正向力量。
東湖扶輪社吳文發社長表示,這不僅是一句口號,更是東湖扶輪社的承諾與行動。社長誠摯邀請所有關心孩子未來、社會幸福的夥伴與朋友,一同參與這場「不只改變自己,更能影響下一代的生命工程」。吳社長堅信:「快樂不是等待,而是行動的結果!」期盼與各界攜手打造一個更有愛、有力量的社會。

本次講師培訓課程邀請到兩位在教育領域深耕多年的專家學者擔任講師。一位是資深的親子教育專家與作家王晴老師,擁有長達26年的親子輔導經驗,擅長情緒管理與品格教育,其講座已幫助逾十萬人次的家庭與孩子。另一位是是台灣快樂之道協會的教育訓練講師李惠芬老師,同時也是中華國際人權促進會執行長,在學校教學與輔導經驗豐富,並舉辦過千場以上的人權品德教育講座。兩位講師透過生活實例分享、實際演練操作,以及影片互動討論,讓參與者不僅了解新知,也有方法傳給他人。台灣快樂之道協會張玄諭執行長表示,協會透過美國教育家L. 羅恩賀伯特的著作《快樂之道》中21條道德的生活常規,致力於品德教育並且落實在生活中。期許透過扶輪社的力量,提升整個社會的品格。
參與培訓的學員們反應熱烈,紛紛表示收穫豐碩。有學員對課程中關於「和孩子溝通的部分」印象深刻,認為許多觀念可以透過教材與孩子深入討論。另有學員表示,希望透過此次學習能「有意識地成為更快樂的人,進而去影響周圍的人和下一代」。東湖扶輪社與台灣快樂之道協會期待透過此次講師培訓,將「快樂之道」的理念傳播到更多角落,共同為社會的品格提升與讓社會更快樂努力。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