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2025 年 8 月22日 星期五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首頁 文教

旗山嶺口 漢族沿高屏溪移民旗美之途

2024 年 7 月 23 日
發布在 文教
A A
分享至FB分享至LINE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Whatsapp

推薦閱讀

blank

正修科大榮獲教育部特殊教育特色學校肯定 以愛為核心打造多元共榮友善包容校園環境

2025 年 8 月 22 日
blank

2025FOCASA馬戲藝術節  各國特技高手日夜大車拼  101場國際馬戲演出就在高雄

2025 年 8 月 22 日

波新聞─劉己玄/高雄

旗山區嶺口,是屏東縣里港鄉、高雄市燕巢區、大樹區三地區(三方),進入旗山區的三角咽喉地理位置,也是清朝漢族移民至旗山、美濃開墾必經之路,乃至最近的道路交通功能,都位居要津。

在日治時期,嶺口的主要道路,就是現在的產業道路,日治政府稱為「軍路」,重要性即可見一斑。

嶺口前方係高屏溪,往旗山方向,係下坡路段,左方前往旗山,右方前往大樹,有居高臨下之軍事優勢地位,因此,在此設置軍營,就不足為奇!

旗山嶺口,地型上由屏東平原往西看,它是位於中寮山西南側山腳下,下淡水溪河邊高地丘陵台地上村落,站在「嶺口崎」上往東看,地型上它像是屏東北平原交通網上西面的吞吐布袋嘴口;是古屏東北平原進出舊鳳山縣、台灣府主要通道大動脈上。在漢人未進入之前,是台灣先民平埔族「塔樓社」活動區域之一,西邊的「大傑巔社」先民也曾在此駐足停留過。

blank

清康熙、乾隆時,閩南移民選擇由援剿中(燕巢)、楠仔坑(楠梓)、鳳山厝(大社鳳雄村)經深水進入屏東北平原,在七星群屏障環繞羅列山徑中,是早期唯一台灣西面往東最佳捷徑,因清朝官兵、闢荒者對道路逐年改善,中屏東平原道路未妥善開發時,嶺口曾扮演高、屏交通軸中心點。

距離旗山區中心有20多公里,與屏東縣里港鄉市區只有短短不到2公里路,不管古代或今日,嶺口人與里港人生活作息密不可分,里民與里港鄉民大部分均有姻親關係。因此,不管探親、辨貨、娛樂往里港市區,嶺口人總感覺比往旗山市區方便得多,尤其近年來里嶺大橋通車後,不用渡溪,5分鐘內車程即可進入里港市區,因自古以來兩地來往頻繁,嶺口人對里港各各部落人口動態,可說如數家珍。

根據史籍記載,漢人約於清朝雍正、乾隆年間,進入此地開墾,當時附近逐漸形成的村落有:「蘭坡嶺」、「三角堀」、「棕仔坑」、「和尚藔」等,「蘭坡嶺」就是現在的「嶺口」。

嶺口,意指「山脊的出入口」,即「在山脊出入口的聚落」之意,(陳國章,1999:325)因此,山脊應指聚落西側的「蘭坡嶺」。
日治初期的官方街庄,稱為「嶺口庄」。

位於省道台21縣與省道台22縣旗楠公路交會口,以嶺口橋下的坑溝為界,以北屬旗山區,以南屬大樹區,屬大樹區統嶺村的嶺口,行政區為統嶺村第8、9鄰。

統嶺與旗山之間,有一條溝,以前當地居民稱此地為「過坑」,故有此舊名。

姓氏分布,屬於統嶺村部分的嶺口聚落,為雜姓混居的狀態,其中以陳姓稍多。

相關

下一篇文章
blank

民政藝廊墨韻生輝 市府員工書法社作品聯展驚艷登場

blank

陪你走遍世界的繪本出版夢  高市圖第三屆好繪芽獎即日起開放投件!

最新新聞

blank

家樂福中元檔期祭十二大優惠 聯名卡回饋最高11%

2025 年 8 月 22 日
blank

屏東攜手醫院推「護理人力補助專案」 月收入平均提高13%以上

2025 年 8 月 22 日
blank

正修科大榮獲教育部特殊教育特色學校肯定 以愛為核心打造多元共榮友善包容校園環境

2025 年 8 月 22 日
blank

高雄今年首例本土日本腦炎 6旬男說話結巴、昏迷送醫確診

2025 年 8 月 22 日
blank

2025FOCASA馬戲藝術節  各國特技高手日夜大車拼  101場國際馬戲演出就在高雄

2025 年 8 月 22 日

最多瀏覽

  • ▲《磚仔地采風輯》繪本發表會,繪圖者大合照。(圖/黃麗瑾提供)
    ▲《磚仔地采風輯》繪本發表會,繪圖者大合照。(圖/黃麗瑾提供)

    里港載興社區展鄉土畫作 《磚仔地采風輯》用繪本留住鄉愁與記憶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匠心銀韻」銀壺創作聯展高雄登場 三大金工名家攜手對話百年古董銀器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八馬國際邁向全球 打造健康科技產業新典範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松鶴長照機構啟用 蘇清泉承諾整合安泰醫療體系資源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20 分鐘即喚醒沉睡大腦! 屏基新療法助中風患者重拾語言與行動力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 2024 新高屏時報 KaopingTimes

關於我們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 2024 新高屏時報 KaopingTimes

本網站使用cookies。 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 請造訪我們的使用者條款和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