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2025 年 8 月19日 星期二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首頁 文教

民間信仰「聊」癒機制 中山大學攜地嶽殿舉辦「問事」工作坊

2024 年 8 月 20 日
發布在 文教
A A
blank
分享至FB分享至LINE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Whatsapp

推薦閱讀

blank

高師大策辦全國大專校院特教表揚暨研習 促進專業交流與經驗傳承

2025 年 8 月 19 日
blank

「拳力出擊・榮耀開戰」2025臺北城市盃拳擊邀請賽熱血登場

2025 年 8 月 19 日

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繼2023與高雄地嶽殿吉勝堂合作「宗教儀式與身體展演家將文化體驗課程」後,今年再次與高雄地嶽殿合作「身心『聊』癒:問事工作坊」與微學分課程,希望藉此觀察臺灣民間信仰中常見的「問事」活動背後的心理機制、文化意義和人神互動狀態,進而探討這些民俗活動能否帶來身心的療癒。
課程活動首先由中山大學外文系校友、下港人文化工作室共同創辦人阮偉華帶領學生認識東嶽大帝信仰和高雄地嶽殿廟史。阮偉華指出,東嶽或者幽冥信仰,並不如字面上來的可怕,人的一生與東嶽信仰緊密相連,例如民間信仰認為人之元辰、子嗣皆由地府所管;甚至連學生相當關心的感情和姻緣問題,也與幽冥地府息息相關,根據唐代小說〈定婚店〉的記載,高雄地嶽殿與臺南東嶽殿都有供奉的月老星君即是「幽冥之人」。
阮偉華提到各種臺灣民間常見的問事種類與濟世文化,舉凡常見的擲筊、乩童、手轎、四駕,還有較具地方特色的問事方式,如北高雄海線的「關八抬」、臺南的「關大駕」。民間信仰雖然近幾年遭受到了嚴重的汙名化及誤解,但不可否認的確為臺灣常民生活中帶來許多療癒與心靈慰藉的作用。他也詳細解說問事流程,以及問事時較適合與不適合的問題。

blank

課程至地嶽殿進行問事實際體驗,首先由地嶽殿法師黃致毅帶領師生進行團拜,並進行「關手轎」儀式。法師敲鑼並頌唸請神咒,手轎的晃動幅度由輕至重,神明降駕後,手轎開始於桌面畫出圖樣,法師翻譯桌上的佛字為:「吾,李府大神。」意指由地嶽殿李府大神降駕為眾師生「指點迷津」。
不論是感情問題或是身體病痛,地嶽殿的神明一再傳達正向的思考觀念,甚至在同性婚姻合法化前,地嶽殿的東嶽大帝就曾在降駕時,藉由手轎說出:「愛無性別之差」這樣新潮的觀念。此次問事體驗工作坊中,地嶽殿的神明秉持一貫的作風,給予學生正向與暖心的回應。

blank

有學生表示除了回覆他掛心的問題之外,李府大神也提點了他生活上需要注意的事,讓他覺得相當暖心;另一位學生則回饋,問事的當下很怕神明看穿自己的內心,所以他非常的緊繃,但神明的細心提點,不僅讓他放鬆,也讓他反省最近的生活狀態。中山大學中文系副教授羅景文回憶,當時屏氣凝神地觀看手轎不斷在香粉上畫出的內容,心情也隨之起伏。他以血性漢子形容有話直說的李府大神,往往信眾初聞李府大神的指點後也會有些震驚,但祂在點破關鍵之處後,又能以樂觀積極、溫暖人心方式,鼓勵信徒用正信正念去面對未來的難關。透過這次的人神對話,學員大多能重視審視自己的內心狀態,尋求更好的解決方法。課程也強調「問事」為神人溝通的一種方式,每位體驗者感受不同,但無論如何切勿過度迷信。

blank

此次活動由中山大學文學院院核心計畫「信仰敘事與儀式療癒」及教務處支持,中文系主任杜佳倫與校內教職員生也共同參與。羅景文希望未來能推出更多相關課程,推廣臺灣民間信仰,讓民俗文化不再受到誤解,信仰活動不再蒙上神秘面紗。

相關

下一篇文章
blank

蔡宏營教授正式接任國家實驗研究院院長

blank

高師大成立社區心理諮商所隆重開幕 以實際行動提升社區民眾心理健康

最新新聞

blank

【社論】長短課的迷思——台灣小學教育不該停留在昨日黃花

2025 年 8 月 19 日
blank

高師大策辦全國大專校院特教表揚暨研習 促進專業交流與經驗傳承

2025 年 8 月 19 日
blank

「2025冬遊澎湖消費券」 縣府號召業者加入合作店家推出優惠方案

2025 年 8 月 19 日
blank

「拳力出擊・榮耀開戰」2025臺北城市盃拳擊邀請賽熱血登場

2025 年 8 月 19 日
blank

全國首創幼兒性平教學手冊 侯友宜:為幼童打造健康成長環境

2025 年 8 月 19 日

最多瀏覽

  • ▲八馬國際醫學集團成功串連科學研究與產業應用,為台灣大健康產業開創全新典範。(圖/八馬國際集團提供)
    ▲八馬國際醫學集團成功串連科學研究與產業應用,為台灣大健康產業開創全新典範。(圖/八馬國際集團提供)

    八馬國際邁向全球 打造健康科技產業新典範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高雄空大教師爭議延燒 政商宗教多重身份引爆信任危機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聚焦AI與基因科技 威力先進布局精準醫療藍圖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瑪家鄉收穫祭暨全鄉運動會 原力崛起競技瑪家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高雄雁行獅子會捐血傳愛 新任會長陳慧蓉領軍展公益行動力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 2024 新高屏時報 KaopingTimes

關於我們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 2024 新高屏時報 KaopingTimes

本網站使用cookies。 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 請造訪我們的使用者條款和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