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立驌/屏東報導
近期屏東地區酪梨農面臨嚴重「只開花不結果」問題,導致產量大幅減少,農民生計受創。國民黨立委蘇清泉接獲陳情後,迅速展開實地會勘,並與農業專家及地方政府協商對策,盼盡快協助農民渡過難關。
屏東酪梨農近來反映,果樹雖然有開花,但結果率低於往年,部分果園甚至整株果樹都不結實,嚴重影響收成與收入。據農民陳述,今年酪梨坐果率約僅12%,遠低於過去水準,農民情緒低落,生計受到威脅。

立委蘇清泉指出,這並非個案,而是區域性災情,已有多個鄉鎮農會、鄉民代表及農民反映類似狀況。為此,他於4月21日召集高雄區農業改良場副場長吳志文、農糧署南區分署秘書王惠𡠺及地方鄉公所人員,前往現場會勘,研商因應措施。
此外,農民反映,過去災損申報流程繁複且受理延遲,造成農民申請救助困難,期盼相關單位能改善行政效率,讓受災農民能快速獲得協助。

蘇清泉強調,已請農業部依《農業天然災害救助辦法》啟動救助程序,並要求農業改良場加強技術指導,協助農民從栽培管理、施肥策略、授粉方式等面向全面調整,提升果園生產穩定性。
他同時呼籲推廣適地適種及交互授粉機制,避免單一品種或花期不一致問題,促進酪梨產量恢復。蘇清泉也肯定農業部長陳駿季在過去玉荷包荔枝授粉受氣候影響時,迅速啟動救助的行政效率,期盼此次酪梨問題能有同樣積極回應。

蘇清泉表示,將持續追蹤問題進展,與中央及地方農政單位密切合作,爭取農民權益,確保他們能安心耕作、穩定生產。他呼籲相關部門檢討並優化災損申報流程,減少農民因行政程序受苦的情況。農民則期盼政府能加快救助腳步,並提供技術與資源支持,幫助他們克服氣候與品種限制,恢復酪梨產量,保障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