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2025 年 8 月19日 星期二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首頁 屏東時報

南部地區水情正常 多元供水穩定高雄地區用水

2024 年 1 月 24 日
發布在 屏東時報
A A
分享至FB分享至LINE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Whatsapp

推薦閱讀

blank

臺南市議會第9次臨時會 8月18日圓滿閉幕

2025 年 8 月 18 日
blank

新起扶輪攜手瑞風能源捐關懷包淨水器 助枋山弱勢度過颱風威脅

2025 年 8 月 18 日

【記者范家豪/高雄報導】 統計南部地區去(112)年集水區降雨量約為歷年同期的8成,但在前瞻水環境計畫所完成多元及備援水源計畫與各縣市政府及相關單位努力,透過不影響產業生產及民眾生活的節水措施有效調控作為下,尤其是高雄地區由多元水源增加供水量、強化供水備援及提升調度能力,南部地區現階段供水正常穩定。

blank
▲高屏溪攔河堰。(圖/南水分署)

目前(1月22日7時)高屏溪流量每秒17.9立方公尺,河川取水量每日約80萬立方公尺,另再加上伏流水、地下水,可穩定滿足高雄地區民生及產業用水每日用水量約150萬立方公尺需求。過往高雄地區主要水源為高屏溪,而高屏溪豐、枯時期流量差異達9倍之多,近年水利署、台水公司及高雄市政府積極開發伏流水及抗旱水井,已大幅增加高雄地區備援水源,預計114年底再完成里嶺伏流水工程,將再增加每日10萬立方公尺取水量,後續逐步向上游規劃伏流水潛能場址,多管齊下發揮川流水及伏流水聯合運用效益,以降低對高屏溪河川取水的依賴度。

blank
▲高屏溪攔河堰。(圖/南水分署)

目前尚在枯水期間,南水分署也將與各單位全年無休嚴控水庫出水量,持續加速推動各項水資源工程上場時程,增加南部地區抗旱的韌性,降低缺水風險,並提供量足質優的水資源,最重要的還是要籲請社會大眾落實節約用水,共同為珍貴水資源多盡一份心力,一起面對氣候變遷的挑戰。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

相關

下一篇文章
blank

周春米設宴歡迎鹿兒島縣 屏東農漁特產、恆春民謠迎賓

blank

暖心泰武警 急救援摔落邊坡民眾

最新新聞

blank

臺南市議會第9次臨時會 8月18日圓滿閉幕

2025 年 8 月 18 日
blank

台南七夕嘉年華尋貓計畫啟動

2025 年 8 月 18 日
blank

新起扶輪攜手瑞風能源捐關懷包淨水器 助枋山弱勢度過颱風威脅

2025 年 8 月 18 日
blank

舞動陽光公益游泳列車再抵小林國小 學童挑戰精進自我

2025 年 8 月 18 日
blank

「匠心銀韻—銀壺創作聯展」科工館登場 三金工大師攜 Tiffany 百年銀壺展風華

2025 年 8 月 18 日

最多瀏覽

  • ▲八馬國際醫學集團成功串連科學研究與產業應用,為台灣大健康產業開創全新典範。(圖/八馬國際集團提供)
    ▲八馬國際醫學集團成功串連科學研究與產業應用,為台灣大健康產業開創全新典範。(圖/八馬國際集團提供)

    八馬國際邁向全球 打造健康科技產業新典範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高雄空大教師爭議延燒 政商宗教多重身份引爆信任危機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聚焦AI與基因科技 威力先進布局精準醫療藍圖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瑪家鄉收穫祭暨全鄉運動會 原力崛起競技瑪家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高雄雁行獅子會捐血傳愛 新任會長陳慧蓉領軍展公益行動力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 2024 新高屏時報 KaopingTimes

關於我們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 2024 新高屏時報 KaopingTimes

本網站使用cookies。 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 請造訪我們的使用者條款和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