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戴英薇/瑪家報導】 在排灣族的世界裡,自然從來不只是景觀,而是有名有姓、有靈魂的存在。生活中的一草一木,都是祖先故事的線索,透過語言及歌謠,將曾經散佚、斷裂的生命經驗,一針一線地縫回。―─蔣偉光

原發中心與屏東縣瑪家鄉佳義國小合作,將於7月14日上午10時推出《尋循覓蜜~vuvu 的心情密碼》展覽,邀請大家走進山林的歌聲與筆觸。展覽以「歌謠傳習」為起點,展開一連串文化學習行動。循著山徑,發現歌謠中的植物蹤跡;跟隨 vuvu 的腳步,一窺祖先留下的祕密;在探索與創作中,體會山林之美與排灣文化的瑰麗。這段歷程,也是孩子們一步步走近「vuvu 的心情密碼」的旅程,慢慢體會那份藏於歌謠背後的深情與牽念。

緣此,本展以山林植物與排灣族RAVAR群傳統歌謠為題,展出28件兒童圖畫創作,並推出以 14 幅作品搭配 6 首歌謠製作的兒童聲像輯出版品。透過孩子們質樸的歌聲與童真的筆觸,帶領觀眾走進排灣族的歌謠世界,感受他們以畫筆築起的文化宇宙,純真而直率,卻蘊含對土地與祖靈細膩的回應,也在創作中映照出文化學習與內在成長的軌跡。

展覽籌備近一年,團隊從植物認識、田野調查出發,陪伴孩子展開創作歷程。作品不僅紀錄佳義國小師生的文化學習成果,也展現排灣族「借物詠情」的浪漫情懷:從百合花看見女性的純潔自愛,以梔子花的香氣傳遞對生命的溫柔肯定。其中,學生鄧巧恩以蝴蝶佇足於柚子花上的畫面為靈感,描繪歌謠《ljemakav-守護》中愛在心口難開、默默守護的情意。

佳義國小指導老師黃德恆說,在快速變遷的時代,部落孩子接收來自各方的刺激,不斷尋求外在肯認的同時,卻經常忽略自身擁有獨特的文化底蘊。透過藝術課程引導、陪伴,讓孩子把腳步放慢,去親近山林、靠近文化,在創作中開啟想像,在探索中看見真實,在實踐中與土地對話。相信孩子們每一幅畫、每一首吟唱,不只紀錄每一個用心學習的當下,更是一封封回應祖先的回信,質樸卻深刻。

原發中心邱黃肇崇主任則表示,本展透過佳義國小師生的創作歷程,描繪當代人與環境的若即若離,也藉由排灣族繪畫、兒童聲像輯的創作,呈現文化傳習中豐富的感官互動,啟發社會大眾在生活中實踐親近自然、感知世界的能力;同時,也期待觀眾能藉此認識排灣族的山林植物,欣賞優美的傳統歌謠,還有歌曲中內斂自省的「RAVAR」式浪漫。

展期自即日起至10月12日止,週二至週日上午8時30分至下午5時,民眾如欲查詢詳情,可至原發中心官網http://www.tacp.gov.tw查詢。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