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文煥/綜合報導】
視障者的職業發展向來備受關注,而在技術提升與專業認證方面,苗栗縣可說走在前端。由苗栗縣政府補助、社團法人苗栗縣視覺障礙者福利協進會主辦的「114年度提升視障按摩師服務品質研習」,歷時12天、共36小時,於7月15日在苗栗市北苗市場二樓聯合活動中心圓滿結訓,現場並由主辦單位頒發結訓證書予全體學員,場面溫馨感人。
本次研習課程結合理論與實作,邀請業界資深講師及實務專家授課,內容涵蓋最新按摩手法、客戶關係經營、職場應對技巧等多元面向。課程不僅吸引本地學員參與,更吸引了來自新竹、台中等鄰近縣市的視障按摩師踴躍加入,形成跨縣市的學習交流平台。
苗栗縣政府勞資關係科科長謝淑珍於結訓典禮上表示:「本府長期支持視障者職涯培力,感謝視障協會在課程規劃上的用心,也樂見許多優秀學員藉此提升技能與自信心,強化職場競爭力。」
視障協會理事長鄭俊華亦指出:「按摩是門容易入門、卻難以長久經營的技藝。我們視障按摩師唯有持續精進、與時俱進,才能在競爭激烈的市場中站穩腳步。」
此次研習不只是技術的進修,更是學員對職涯的再次承諾。協會多年來持續推動視障者職能訓練與專業課程,也展現苗栗縣政府「不分縣市、廣納學員」的開放態度。即使經費來自地方預算,對外縣市視障者亦一視同仁,展現出高度包容與實質照顧,讓整體視障就業環境更具向心力與支持力。謝淑珍科長笑說:「我們鐘東錦縣長最重視的,就是這份『大氣』與對弱勢族群的溫暖支持。」
新聞評析|從地方關懷走向區域共好,苗栗視障政策展現人本實踐
這場看似地方性的研習,其實突顯苗栗縣政府與民間團體長年在視障職涯支持上的深耕努力。特別值得肯定的是,在地方資源有限的情況下,仍敞開大門歡迎外縣市學員,不以地域劃線,實踐了社會融合與互助的精神。
從政策推動到實務培訓,苗栗已形成一股由下而上的正向能量。這樣的典範若能擴展至其他縣市,將有助於建構一個跨域共享、共學共榮的障礙者支持網絡,讓更多視障者在技術與尊嚴中,走出屬於自己的就業之路。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