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2025 年 7 月18日 星期五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首頁 文教

復育台灣「活化石」鱟類 中山大學張懿獲海洋保育貢獻楷模獎

2025 年 7 月 18 日
發布在 文教
A A
blank
分享至FB分享至LINE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Whatsapp

推薦閱讀

blank

旗山區農會骨董三輪貨車 絕響懷舊

2025 年 7 月 18 日
blank

顏名宏8月接任高美館館長 擘劃美學城市發展新藍圖

2025 年 7 月 18 日

波新聞─李至文/高雄
從潟湖到漁港,踏查數千公里海岸線,國立中山大學海洋事務研究所教授張懿與研究團隊多年來持續投入海洋保護區實地調查與管理計畫修訂工作,致力推動從社區出發、以數據為本的保育治理。其研究不僅成功建立「活化石」臺灣三棘鱟(Tachypleus tridentatus)族群量基線,也成功協助多處保護區轉型升級,榮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貢獻楷模獎」肯定。
三棘鱟是台灣常見的大型底棲節肢動物之一,擁有上億年的生存歷史,被譽為海洋生物界的「活化石」,具有重要生態功能與文化意義。過去因研究資料不足,影響相關保育政策的制定。張懿指出,自2021年起,團隊深入金門、澎湖與台灣本島等地,運用標誌放流與再捕方式,首度建立台灣周邊地區三棘鱟的成鱟與稚鱟族群量評估,整合七年資料,初步估算約有4.6萬隻成鱟,是國內首見具代表性的鱟類族群資料。
blank研究也首次從遺傳角度分析三棘鱟的基因多樣性與族群結構。張懿說明,分析顯示澎湖、金門、台灣三地族群間並無顯著遺傳分化,具良好基因流動性,未來可視為單一族群進行整體管理。他進一步建議,放流復育工作應採在地原種繁殖,以維持族群遺傳獨立性與多樣性。他也進一步指出,金門原本設立的古寧頭鱟保護區範圍內的稚鱟數量,遠低於未被保護的浯江溪口,因此建議重新規劃新的保護區或修訂現有界線與捕撈規範;此項研究近期發表於國際期刊Regional Studies in Marine Science,更新10多來臺灣三棘鱟的研究概況,是未來IUCN物種存續小組定期評估三棘鱟生存狀態的參考依據。
blank除了基礎生態研究,張懿團隊更長期投入海洋保護區的制度修訂。2018年起,鎖定彰化伸港螻蛄蝦繁殖保育區,發現保育區內棲地因外來種互花米草入侵導致棲地劣化,族群反而集中於保育區外,因此與海保署合作,建立適合我國海洋保護區管理成效評估方法,於2023年完成全國45處不同法規主管類型的海洋保護區成效評估。更進一步協助澎湖七美漁業資源保育區修訂管理計畫,首創分區分級制度,推動棲地復育與巡守制度,將原本多元利用區轉為核心禁漁區與永續利用區,將七美保護區面積從4公頃擴大至6.6公頃,並透過社區協作模式落實執行,有效提升保育效果。
張懿表示,真正有效的海洋保育必須建立在「由下而上」的參與模式。他強調,保護區的設計與管理不能只依靠中央決策,而要納入當地漁民、居民、學者與主管機關的多方意見,建立共同管理機制,才能讓政策長期運作與社區共存共榮。七美保護區的在地參與過程也撰寫成學術文章,2024年發表於國際期刊Ocean & Coastal Management,在國際上展現臺灣的海洋保育經驗。
blank相關研究成果也已在國際間受到關注。張懿受邀於2024年第五屆IUCN國際鱟研討會中發表台灣族群調查成果,並獲邀加入IUCN鱟特別小組,參與全球紅色名錄與綠色狀態評估合作,是台灣少數具國際影響力的鱟類保育專家之一。
中山大學指出,張懿的研究橫跨科學調查、制度改革與社區溝通三大領域,為台灣海洋保育與治理帶來實質改變。此次獲獎不僅是對學術成就的肯定,更象徵海洋保育從「實驗室走進社會」的典範轉型。

相關

下一篇文章
blank

旗山區農會骨董三輪貨車 絕響懷舊

blank

「度咕夏日大冒險」南仁湖熱鬧登場 湖口服務區巨型酷洛米首登場,成為最萌打卡點

最新新聞

▲長庚醫療團隊與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師長於交流活動後合影留念。(圖/樹人醫專提供)
▲長庚醫療團隊與樹人醫護管理專科學校師長於交流活動後合影留念。(圖/樹人醫專提供)

樹人醫專攜手長庚醫療 打造護理即戰力人才新模式

2025 年 7 月 18 日
blank

「度咕夏日大冒險」南仁湖熱鬧登場 湖口服務區巨型酷洛米首登場,成為最萌打卡點

2025 年 7 月 18 日
blank

旗山區農會骨董三輪貨車 絕響懷舊

2025 年 7 月 18 日
blank

復育台灣「活化石」鱟類 中山大學張懿獲海洋保育貢獻楷模獎

2025 年 7 月 18 日
blank

顏名宏8月接任高美館館長 擘劃美學城市發展新藍圖

2025 年 7 月 18 日

最多瀏覽

  • blank

    「希望季Reconnection・再連結」 福智教育園區2025學生成果展與政策接軌、實踐未來教育核心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英勇跳海救溺生 原民陸戰弟兄獲蘇清泉親頒加菜金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正午烈日下遇車禍 屏東人即刻伸援手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高雄雁行聯盟獅子會交接 陳慧蓉接棒展新局串起社服使命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中寮山梅雨季後 獨角仙大量鑽出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 2024 新高屏時報 KaopingTimes

關於我們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 2024 新高屏時報 KaopingTimes

本網站使用cookies。 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 請造訪我們的使用者條款和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