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立驌/綜合報導
德國威斯巴登國際藝術博覽會將於10月2日至5日在威斯巴登國際會議中心盛大舉行,立足台灣的德國芬畫廊(Fen atelier Gallery)成功獲選為參展國際藝廊之一。策展人陳美芬,此次將帶領多位台灣當代藝術家赴德,持續推動台歐文化交流,並延續去年瑞士蘇黎世國際藝博會的展覽主題,計畫於明年5月再度推出《完美藝境II》,讓台灣藝術持續在國際舞台上綻放光芒。
策展人陳美芬表示,此次參展藝術家陣容包括林佳鴻、詹獻坤(阿卜極)、李昭玲、曾琡棻、周耀東、吳瓊文、廖仁倉、林為文、顏薏芬(小磨菇)與 Lily Chen。他們的作品不僅展現台灣多元創作能量,更融入民主法治、氣候保護及文化認同等議題,期望透過藝術交流,讓國際社會更深刻理解台灣價值,並在歐洲藝術拍賣市場開拓更大知名度。

威斯巴登素有「文化古城」美譽,城市底蘊源自歷史悠久的溫泉與葡萄酒文化。每逢萊茵高葡萄酒週,市中心廣場化身全球最大的露天酒吧,吸引無數遊客。此次台灣藝術家進駐這座文化薈萃的城市,除有助於深化台德雙邊交流,也為台灣當代藝術開啟新的國際舞台。
芬畫廊負責人陳美芬長期深耕歐洲藝術市場,她早年於瑞士佛里堡大學取得藝術史博士學位,並積極推動台灣藝術品進軍歐洲。她多次協助台灣收藏家及當代藝術品進入瑞士國際藝術拍賣會,並成功以高價成交。今年,她再度攜手台灣藝術家參展德國威斯巴登,明年則計畫回歐洲藝術重鎮蘇黎世,繼續推動台灣藝術的國際化布局。

此次參展的藝術家風格多元。周耀東以超現實手法描繪擬人化的物種,透過奇幻角色探索人與環境關係,畫面色彩濃烈,飽含對土地的情感。李昭玲則在觀賞印象派大師莫內的作品後立志投入藝術,作品跳脫具象框架,以抽象筆觸傳遞積極向上的力量。曾琡棻以精湛寫實技法呈現生活物件,細膩描繪木紋與斑駁肌理,創造混淆觀者視覺的效果,挑戰藝術與現實之間的邊界。
留學德國的吳瓊文作品則展現「二元性」特質,她在具象的形式中蘊含抽象精神,藉由看似矛盾卻和諧的手法,讓觀者在理解的同時也開啟想像空間。她認為藝術不應僅是模仿現實,而應是對生命意義的探索。

在國際藝術交流愈趨頻繁的當下,台灣藝術家透過威斯巴登國際藝博會,不僅能拓展作品在歐洲市場的能見度,也將以創作為媒介,展現台灣在民主價值、文化厚度與國際視野上的軟實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