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2025 年 9 月9日 星期二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首頁 屏東時報

跨域攜手醫療新未來 邁向「未來醫院」數位醫療與在宅照護藍圖

2025 年 9 月 9 日
發布在 屏東時報
A A
blank
分享至FB分享至LINE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Whatsapp

推薦閱讀

blank

海潮智庫《台灣人民要和平不要戰爭》前立委王義雄律師新書發表 學界及民間共推兩岸和平公投

2025 年 9 月 9 日
blank

他菸齡38年經郭綜合醫院協助戒菸成功 加入無菸計程車司機行列

2025 年 9 月 9 日

【記者蘇舒 / 高雄報導】

隨著全球醫療環境快速邁入高齡化與人力資源挑戰,在宅醫療與數位醫療的導入已成為全球趨勢。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與美國麥肯錫研究報告指出,數位醫療的應用可望在十年內提升至少20%臨床效率,並降低15%醫療成本。近期國際公佈的2025年度全球頂尖智慧醫院評比,台灣表現亮眼,顯示台灣在數位醫療與居家照護轉型上的成果已與世界並駕齊驅。

在此全球脈動下,國際醫療衛生促進協會(TGHA)、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與臺灣阿斯特捷利康(臺灣AZ)共同邀請南區11間核心醫療院所領袖,齊聚一堂共同剖析在宅醫療的未來藍圖,從數位創新、在宅急症照護、偏鄉醫療平權三大面向切入,展現台灣醫療體系在國際趨勢下的決心與能量。

王照元院長:善用跨域整合,落實以人為本 – 在宅醫療效益最大化的實踐與展望​

高雄醫學大學附設中和紀念醫院王照元院長分享,高醫近年已積極推動在宅醫療的落實。2024年起,高醫組建了由醫師、護理師、呼吸治療師及藥師所組成的跨專業居家照護團隊,能夠至病人家中執行抗生素注射治療與症狀緩解等照護,並結合虛擬健保卡推動遠距視訊醫療。透過床邊生命徵象監測設備,病人數據即時傳送至高醫遠距健康照護中心,讓居家照護的品質與安全都大幅提升。2025年,更進一步投入居家靜脈營養照護,為需長期靜脈營養支持的患者設計個別化照護方案,協助他們在醫療團隊的守護下安全返家。

王院長強調,這些努力不僅展現了高醫在跨域的整合,更凸顯在宅醫療的最大價值─讓病人能留在熟悉的家庭環境中,仍獲得完整且連續的醫療照護,真正實現「跨域攜手、共善照護、在宅醫療新未來」的核心精神。

陳金順院長:數位驅動全人整合照護

高雄榮總陳金順院長指出,台灣正面臨快速高齡化與複合式疾病挑戰,未來醫院必須以智慧醫療為核心,建構全方位照護網。高雄榮總成立研創暨智慧醫療中心,導入多項數位應用,包括急診早期警示系統、胸部X光智慧判讀、智能排班系統及免疫療法導航平台。陳院長強調,這些創新都以病患為中心,最終目標是打造全人整合照護平台,讓醫療不只是治病,更能預防與陪伴。

陳院長進一步說明,院方開發的「御曲」跨領域整合健康平台以及智能行動醫療巡迴車,串聯居家、社區、醫院、長照及社福資源,並結合IoT設備進行全天候健康監控,提升醫療透明度與多方協作效率。針對偏鄉、海上及特需族群,院方建構了陸、海、空遠距醫療中心,串聯國內外產學界合作,形成多層次緊急醫療服務網絡,並設計智慧化出院準備流程,全面推動全人整合照護願景。

林宏榮院長:在宅急症照護讓醫療有溫度

奇美醫院率先推動在宅急症照護(HaH+OPAT),採用穿戴式裝置與遠距監控技術,使輕症感染病人在家中安全接受治療,降低交叉感染風險,同時緩解醫院住院壓力。林宏榮院長分享,奇美團隊積極赴日、新加坡交流,汲取在宅醫療及智慧醫療轉型經驗,並結合健保署、衛福部政策,持續推動社區整合型長照與醫療聯繫。林院長指出:「從跨科團隊整合、藥物管理到患者與家屬溝通,數位化流程顯著降低斷點,不但提升醫療效率,更保有濃厚的人文關懷。」

馬惠明院長:ICT深耕偏鄉落實醫療平權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推動「雲林智慧醫療區域聯防」,以ICT串接醫院、診所與社區照護。目前已建立「斗六雙星聯防平台」,結合遠距門診、智慧傷口評估、COVID Kids-NET 與救護 5G 平台,透過 IoT 裝置即時監測關鍵個案數據,全天候守護病人安全。馬惠明院長指出,透過急性照護綠色通道與ICT系統整合,近年急性照護患者轉出率由55%大幅降至接近7%,住院率與感染率也明顯降低。他強調,智慧醫療讓偏鄉也能享有醫學中心級的高品質照護,真正落實醫療平權。

蔡明哲院長:在地共學共好,讓偏鄉醫療更有解方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蔡明哲院長指出,偏鄉醫療不能僅靠提升考照率解決人力問題,真正關鍵在於「在地共學共好」。以梨山為例,從市區往返需超過 9 小時,但中山附醫已持續深耕逾10年,結合當地醫療資源,每日派醫師進駐,共同守護居民健康。他強調,這正是未來醫院推動整合式醫療照護系統(IDS)的方向─由醫學中心建立架構、在地團隊協助執行,並透過居家醫療(HH)與數位科技提升效率;在政策支持與年輕世代投入下,這將是一條可行之路。

李偉強理事長:跨層級醫療協作是推動在宅醫療的關鍵

國際醫療衛生促進協會李偉強理事長指出,外界常誤以為醫院之間競爭大於合作,但實際上各層級醫療院所皆面臨相同挑戰─人力不足。美國已推動在宅醫療多年,而台灣在高齡化與少子化壓力下,更需要加速關注此議題,李理事長強調:「醫療進展並非僅仰賴醫學中心,而是必須結合地區醫院、基層診所及政府支持,共同確保病人與醫護人員的安全福祉。」

在此會中,院所領袖一致指出,在宅醫療的核心不僅是「高科技」,更是「高人本」,未來醫院將建立在跨域協作與全人關懷的雙軌並進。未來醫院不僅是硬體升級,更在於數位工具與醫療流程的深度整合,以建立更高效、更平等、同時兼具人文溫度的醫療環境。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

相關

下一篇文章
▲《台灣人民要和平不要戰爭》新書發表暨兩岸和平論壇,現場貴賓大合照。(圖/記者陳立驌攝)
▲《台灣人民要和平不要戰爭》新書發表暨兩岸和平論壇,現場貴賓大合照。(圖/記者陳立驌攝)

海潮智庫推動兩岸和平公投 《台灣人民要和平不要戰爭》新書發表

blank

「辛巳日運勢簡訊」 酉雞者宜展現專業提升表現

最新新聞

blank

別忘了儲水! 高雄「10地區」9/10上午9點起停水39小時

2025 年 9 月 9 日
blank

「辛巳日運勢簡訊」 酉雞者宜展現專業提升表現

2025 年 9 月 9 日
▲《台灣人民要和平不要戰爭》新書發表暨兩岸和平論壇,現場貴賓大合照。(圖/記者陳立驌攝)
▲《台灣人民要和平不要戰爭》新書發表暨兩岸和平論壇,現場貴賓大合照。(圖/記者陳立驌攝)

海潮智庫推動兩岸和平公投 《台灣人民要和平不要戰爭》新書發表

2025 年 9 月 9 日
blank

跨域攜手醫療新未來 邁向「未來醫院」數位醫療與在宅照護藍圖

2025 年 9 月 9 日
blank

海潮智庫《台灣人民要和平不要戰爭》前立委王義雄律師新書發表 學界及民間共推兩岸和平公投

2025 年 9 月 9 日
blank blank blank

最多瀏覽

  • ▲東港安泰醫院成功完成「血管內震波碎石心導管術」,協助74歲婦人打通嚴重鈣化的心臟血管,術後恢復良好。(圖/東港安泰醫院提供)
    ▲東港安泰醫院成功完成「血管內震波碎石心導管術」,協助74歲婦人打通嚴重鈣化的心臟血管,術後恢復良好。(圖/東港安泰醫院提供)

    震波碎石心導管術 安泰醫院成功打通鈣化血管救心臟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里港載興社區展鄉土畫作 《磚仔地采風輯》用繪本留住鄉愁與記憶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核三延役公投結果出爐 蘇清泉:屏東與恆春半島展現明確支持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匠心銀韻」銀壺創作聯展高雄登場 三大金工名家攜手對話百年古董銀器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20 分鐘即喚醒沉睡大腦! 屏基新療法助中風患者重拾語言與行動力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blank blank blank
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 2024 新高屏時報 KaopingTimes

關於我們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 2024 新高屏時報 KaopingTimes

本網站使用cookies。 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 請造訪我們的使用者條款和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