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黃昱捷/高雄報導】
由國家科學及技術委員會主辦的「2025臺灣科普環島列車」於今(22)日上午盛大駛進高雄車站,為港都帶來滿滿的創新能量與科學熱潮。今年活動邁入第10週年,自10月20日至25日展開為期6天的環島之旅,串聯全台18個縣市、28個站點,讓全民在行動中體驗科學、親近科技。
上午10時05分,滿載科學能量的列車緩緩駛入高雄車站B1廣場,在歡樂樂曲與熱烈掌聲中揭開序幕。近400名中小學生熱情迎接,現場洋溢青春與好奇的氛圍。此次活動邀請高雄市勝利國小等10所學校師生參與,並特別迎接來自金門縣的金鼎國小團隊共襄盛舉。學生們從高雄搭乘列車前往屏東,沿途參與豐富的動手實驗活動,在玩樂中培養探究精神與科學素養。

除列車上的互動體驗外,高雄站現場更規劃了盛大的「科學體驗市集」。由高雄各級學校、大專院校團隊聯合展出,並邀請台灣海洋科技研究中心、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及台電除役及選址溝通中心等單位,共同設置30個科普知識小站,展出超過30項互動實驗。展攤主題涵蓋AI、物理、化學、生物、工程與科技藝術等領域,展現教育與科技跨域融合的成果。
從人工智慧與機器人應用、聲光電現象體驗,到化學反應、分子料理、光影藝術創作等活動,現場宛如一場熱鬧的「科學嘉年華」。旅客與學童紛紛駐足參觀、親手操作,在歡笑與驚嘆聲中,感受知識帶來的無限樂趣。
高雄市教育局長吳立森致詞表示,科普列車十年來讓科學教育走出教室、融入生活。今年高雄站結合AI、永續發展與動手實作等元素,呈現多元創新的學習樣貌。透過親身體驗,孩子不僅能理解科學原理,更能培養問題解決與跨領域整合能力,為成為具國際競爭力的科技人才打下基礎。

活動主辦人郭啟東教授指出,臺灣科普環島列車十年來見證了教育現場的蛻變與成長,從北到南串聯起科學教育的熱情。透過師生共學與地方參與,讓知識的種子在孩子心中生根發芽。今年更特別推出「共好接力車廂」與「多元在地,一起學母語」兩大特色活動,鼓勵學童以手語、族語和創意表達科學概念,展現多元共融的教育精神。

「2025年臺灣科普環島列車」高雄站不僅是一場熱鬧的科學盛會,更象徵十年來科普教育的持續推進與創新傳承。當列車再度啟程,象徵著知識的火炬持續前行,也照亮下一代探索科學世界的無限想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