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2025 年 8 月23日 星期六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首頁 文教

端午節午時水 招財運去霉氣

1718 年 1 月 30 日
發布在 文教
A A
分享至FB分享至LINE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Whatsapp

推薦閱讀

blank

鬼月限定-太空館舉辦「夏至·日訪吃菜鬼、吸果鬼特展」邀請所有勇敢的大小朋友一起來探險

2025 年 8 月 22 日
blank

國際2025 WRO機器人全國總決賽 千名選手匯聚台中同場競技

2025 年 8 月 22 日

波新聞—劉己玄/高雄

取「午時水」,是端午節除了吃粽子、立蛋、掛艾草之外的傳統習俗之一。民間行之多年,據說,可沐浴淨身,幫助人們「辟邪驅疫」。若要食用,須注意必須過濾煮沸後才能使用。

顧名思義,「午時水」是指在端午節當天中午取的水,就是在端午節午時(上午11時至下午1時)取得的水。又稱「純陽水」,或「極陽水」。

民俗端家指出,端午節是一年之中陽氣最旺之日,當天午時又是招財運、去霉運的最佳時刻,因此民間傳聞,「午時水」具有增加財運、趨吉避凶等功效。

屏東縣高樹鄉應天府主祀「鎮南將軍」的虔誠信眾,每年於端午節,都會在廟堂前廣場,陸續取用「午時水」。時間一到,裝好「午時水」,放在陽光下曝曬至少30分鐘,吸收陽光的正能量。現代人因多居住在都市,水龍頭或淨水器取出的水,都可廣義稱為「午時水」。

至於「招財運」,可在「午時水」中放入銅板煮滾,放涼後即可當作「錢水」,分裝小瓶置放家中財位,銅板也能隨身攜帶當作「錢母」,提升家人財運。

民俗專家也指出,「午時水」並非萬靈丹,健康出現問題,應尋求專業醫師協助。另外,「午時水」拿來喝前,一定要先煮沸;煮過錢幣的錢水,不可飲用,以免腸胃不適。

使用過的「午時水」,可倒進花盆,代表「生生不息」,或倒入廚房水槽,象徵「引財入庫」。切記:不能倒在廁所,否則,表示財運可能「漏掉」。

圖/江霈蓁攝

相關

下一篇文章
blank

2024花蓮慶端午•鯉魚展競技龍舟競渡嘉年華閉幕 徐榛蔚與龍舟好手期約明年鯉魚潭再相聚

blank

澄清湖友善環境新亮點   鳥松濕地步道升級完成、澄清湖入口廣場風華再現

最新新聞

blank

茶餅會人氣爆棚 許智傑展現強大基層號召力

2025 年 8 月 22 日
blank

《沒有希望的囚徒,沒有保障的矯正人員》 從「人權」到「人禍」 終身監禁的代價誰來付?

2025 年 8 月 22 日
blank

2025 TITE台灣國際旅遊展盛大開幕「高雄遊樂園」歡樂登場 消費399抽好禮

2025 年 8 月 22 日
blank

左營男子遭槍擊不治 警尋獲犯案車輛與作案槍枝,鎖定特定對象全力追緝

2025 年 8 月 22 日
▲立委許智傑舉辦市政見面會,展現其深厚基層量能。(圖/許智傑辦公室提供)
▲立委許智傑舉辦市政見面會,展現其深厚基層量能。(圖/許智傑辦公室提供)

茶餅會人氣爆棚 許智傑展現強大基層號召力

2025 年 8 月 22 日

最多瀏覽

  • ▲《磚仔地采風輯》繪本發表會,繪圖者大合照。(圖/黃麗瑾提供)
    ▲《磚仔地采風輯》繪本發表會,繪圖者大合照。(圖/黃麗瑾提供)

    里港載興社區展鄉土畫作 《磚仔地采風輯》用繪本留住鄉愁與記憶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匠心銀韻」銀壺創作聯展高雄登場 三大金工名家攜手對話百年古董銀器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八馬國際邁向全球 打造健康科技產業新典範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松鶴長照機構啟用 蘇清泉承諾整合安泰醫療體系資源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20 分鐘即喚醒沉睡大腦! 屏基新療法助中風患者重拾語言與行動力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 2024 新高屏時報 KaopingTimes

關於我們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 2024 新高屏時報 KaopingTimes

本網站使用cookies。 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 請造訪我們的使用者條款和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