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2025 年 5 月25日 星期日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首頁 p-hub

九如親子館推出幼兒學習主題情境佈置 「認識我自己」一起來玩!

2024 年 8 月 24 日
發布在 p-hub, 屏東時報
A A
分享至FB分享至LINE分享至Twitter分享至Whatsapp

推薦閱讀

blank

「乙未之役130周年系列活動」 歷史學者帶領民眾洞悉戰役當年景象

2025 年 5 月 25 日
blank

高雄港工作船「忠正7號」翻船 落水楊男大體尋獲

2025 年 5 月 25 日

【記者戴英薇/屏東報導】 屏東縣政府九如親子館利用館內情境佈置,營造一個適合幼兒學習與遊玩的環境,鼓勵親子共學共玩,今(113)年下半年度情境大主題為「認識我自己」,提供媒材與管道協助幼兒學習成長,並協助家長更認識幼兒發展,館室佈置每2個月會隨著情境大主題進行更新調整,歡迎親子一起來館內探索。

7、8月館室主題區內放置了人體器官與表情相關的教玩具及繪本,親子活動也以情緒為主軸辦理了多場活動。繼認識情緒及身體器官後,9、10月將以探索自身興趣為主軸,做更細緻的規劃,讓每個扮演角色都有自己相對應的教玩具,親子活動也會以各行各業的介紹及體驗課程為主,請大家敬請期待!

縣府社會處表示,親子館位處於社區,提供友善的場域空間以及多元的方案活動,支持家中育有6歲以下幼兒的照顧者,是政府推動社會安全網重要的一環。為方便民眾辨識親子館與其他公共托育服務單位的不同,今年(113)起屏東縣5間親子館統一由「托育資源中心」更名為「親子館」,同時九如親子館入館規則也進行微調,規定每場次入館人數上限為40組家庭(約120~160人),同行的學齡手足須待在親子繪本屋休息或等候,以確保館內空間服務品質及保障學齡前幼兒使用資源的權益。

九如親子館是育兒家庭「支持」、「資源」、「放電」及「學習」的好厝邊、好夥伴,歡迎爸爸、媽媽、阿公、阿嬤帶著著幼兒邊玩邊學習,詳細入館資訊請搜尋「九如社會福利綜合館」臉書粉絲專頁。

新聞來源:屏東時報

相關

下一篇文章
blank

壯世代教科文協會舉辦 「從永續發展看高齡社會的未來」大型論壇

blank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 打造南方科技城推動數位、淨零雙軸轉型

最新新聞

blank

「乙未之役130周年系列活動」 歷史學者帶領民眾洞悉戰役當年景象

2025 年 5 月 25 日
blank

高雄港工作船「忠正7號」翻船 落水楊男大體尋獲

2025 年 5 月 25 日
blank

張善政出席傳唱臺語經典歌曲演唱會 邀民眾一同欣賞臺語金曲新演繹

2025 年 5 月 25 日
blank

台南大學阿勃勒登場賞黃花

2025 年 5 月 25 日
blank

搖滾擂台熱血開打!好評席捲全場 《One Two Punch 痛感一擊》首演引爆掌聲

2025 年 5 月 25 日

最多瀏覽

  • blank

    「紅色法拉利」-赤翡翠鳥現蹤衞武營、拍鳥達人「吳楊欽」南下高雄掠影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中鋼總工會五一發聲 痛批經濟部干預公司治理、漠視勞工權益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蘇清泉承諾出席環評會議 推動屏南快速道路2030完工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平民黨主席」號召世代共融 孫健萍南部咖啡會獲基層力挺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 勇源基金會促成台越高教合作 肯特大學獲企業助力推動獎學金計畫

    0 分享
    分享 0 Tweet 0
新高屏時報 | KaoPing-Times

© 2024 新高屏時報 KaopingTimes

關於我們

  • 關於我們
  • 使用者條款
  • 隱私權政策
  • 聯絡我們

關注我們

沒有結果
查看所有結果
  • 地方
  • 生活
  • 健康
  • 文教
  • 旅遊
  • 消費
  • 社會
  • 藝術
  • 綜合

© 2024 新高屏時報 KaopingTimes

本網站使用cookies。 繼續使用本網站即表示您同意使用 cookie。 請造訪我們的使用者條款和 隱私權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