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翁順利/台南
醞釀多時台南市美術館部分升格為國家美術館,終於美夢成真!「南國美」籌備處日前於南美館2館掛牌,將進行籌備2年;掛牌後隨即推出首場展覽「福爾摩沙時代—台灣近現代美術的知識啟蒙」,帶領觀眾深入了解台灣美術的歷史脈絡與文化根源。
原南美館2館無償移撥給中央成立的「台南國家美術館」(簡稱南國美),選在美術節舉辦籌備處揭牌典禮,多位台灣前輩畫家家屬同時出席並簽署作品捐贈意向書,做為迎接這個台灣首座近現代美術館的大禮。
文化部長李遠親自出席揭牌和開幕儀式,他說,考量現有國立臺灣美術館作為全國目前唯一國家級美術館,以其綜合性美術館定位,確實急需有第二座國家美術館加入,以適時紓解其典藏及展陳能量。再縱觀國際美術館發展趨勢,成立專題或斷代美術館,是國家美術發展達成熟階段的必然趨勢,南部有多位前輩藝術家,為完整呈現臺灣藝術史發展並回應藝術界多年倡議,文化部歷經多次諮詢及研商,特地成立第二座國家美術館。
文化部發布書面資料補充指出,「南國美」未來將以1895至1960年近現代臺灣美術主題作為常設展覽,籌備處規劃於2年期間,儘速完成近現代美術領域的定義及研究、場館發展規劃、典藏制度訂定,並研議成立行政法人法制作業。持續與臺南市美術館資源共享,協助未來營運擴展至農水署嘉南管理處。
陳澄波、郭柏川、郭雪湖、蒲添生、張萬傳、潘春源、潘麗水、潘瀛洲、鄭世璠、陳夏雨、黃歌川、楊英風、陳陽春、蒲浩明等前輩藝術家家屬,紛紛簽署捐贈典藏意向書,表達對國家成立台南國家美術館的支持。
福爾摩沙時代大展,共展出158位台灣藝術家、逾200件從日治至戰後初期的作品,策展人白適銘表示,福爾摩沙時代是黃土水1922年提出的願景,展出多件重要的國寶級作品,如陳澄波從未曝光的《南海普陀山》、黃土水《甘露水》、張大千《廬山圖》及其他重要古物等。
此外,展覽室設有沉浸式影像科技,將陳澄波、郭柏川、李梅樹、林玉山、許武勇等台灣藝術前輩的經典作品,轉化為環場影像,讓觀眾能「走入」畫中,近距離欣賞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