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陳立驌/屏東報導
屏東長年醫療資源匱乏,為改善地方醫療環境,立法院財政委員會近日南下考察,實地了解屏東榮民總醫院二、三期擴建計畫進度,並關注護理人力短缺等結構性問題,希望透過中央與地方合作,逐步強化屏東的整體醫療量能。
屏東榮總目前實際開設病床僅約400餘床,與台北榮總3600多床、台中榮總2000多床以及高雄榮總1700床相比,差距甚大。立委指出,在人力資源受限情況下,當前的開設規模雖然有限,仍是可行範圍內的最大努力,顯示屏東醫療仍有極大進步空間。
考察團關切的另一大焦點,是全台各大醫療院所普遍面臨的護理人力荒。屏東縣衛生局與衛福部已祭出措施,針對新進護理師提供「留任獎金」,每月由中央與地方各補助3,000元,合計每位新進人員可多領6,000元。然而,這項政策雖有助吸引新血,卻也引發資深護理人員的不滿與相對剝奪感,制度公平性備受挑戰。
立委蘇清泉指出,低薪與過勞,是導致護理師流失的兩大主因。他建議我國應參考歐美國家做法,讓資深護理人員月薪達到10萬元,新進人員也應有6至7萬元待遇。他強調,雖然健保點值偏低可能讓這項建議難以全面落實,但仍應朝此方向逐步推進,才能真正改善護理職場環境,穩定人力結構。
此外,屏東長年面臨兒科急診醫療空窗的問題,對年輕家庭衝擊甚鉅。對此,屏東榮總回應,預計今年底將開設「兒科夜間急診服務」,讓屏東年輕父母不必再為孩子夜間就醫奔波至外縣市,也為偏鄉醫療資源補上一塊重要拼圖。
立院財委會此次考察,不僅是對屏東榮總擴建工程的實質督導,也是為地方醫療結構提出長遠建議。蘇清泉強調,屏東不是台灣的邊陲,地方醫療的均衡發展是國家治理的重要指標,期待朝野齊心協力,補足醫護資源缺口,讓人民真正感受到「在地就醫」的安心與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