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劉己玄/高雄
水利單位正在疏濬旗山區溪洲「武鹿(溪)坑溝」,許多人不知,其實「武鹿(溪)坑」蘊藏許多往昔開荒文史軼事,包括:旗山、美濃在清朝時期發生的「閩客族群械鬥」。
旗山的歷史,最早記載是西拉雅平埔族人入墾「武鹿溪坑」範圍開始,當時名為「施里社」,約明朝萬曆年間,有漳州人從舊鳳山縣移民至此地,開墾田園,繁衍子孫,因種植蕃薯成功,就將此地叫「蕃薯寮」。從旗山南下往高雄,過了「武鹿坑」,就是「溪洲」。從武鹿坑分叉,左往「庄內」,右走是旗楠公路「庄外」。
文史學者許勝奇在《中寮山紀行》中寫道:武鹿坑,有「鹿」字,在幾百年前,此地還是平埔族「大傑顛社」獵場時,大傑顛社勇士可曾在這裏圍捕過鹿群?飲酒高歌呢?秋末冬初正是平埔族狩獵季節。陳弟《東蕃記》就說:居常禁不許私捕鹿;冬,鹿群出,則約百十人即之,窮追既及,合圍衷之,鏢發命中,獲若丘陵,社社無不飽鹿者。黃叔璥在《臺海使槎錄》亦云:「……捕鹿,出此酒,沃以土,群坐地上,用木瓢或椰碗汲飲之,酒酣歌舞,夜深乃散。」
由上述文字推敲,「武鹿坑」昔日是否曾是「武」勇之士捕「鹿」之處,因而稱呼得名?依台灣各地方早期取名,武鹿坑,有「坑」字,表示當地有「坑溝」。另一宗著名的文史軼事則是:旗山、美濃在清朝時期發生慘烈的「閩客族群械鬥」。
據此間耆老指出,閩南族群進入旗山,定居溪洲的同時,美濃地區則有客家族群移墾居住,因為美濃客家族群較不擅於墾荒,加上荖濃溪經常淹水氾濫,因此,部分客家人亟思尋找新的土地耕種。於是,腦筋就動到下淡水溪對面的「溪洲」。欲爭奪溪洲土地,從美濃沿溪而下到溪洲,最近的入口,就是「武鹿坑」的「武鹿崎頭」,也由此處「進攻」溪洲。
耆老回憶說,當時的坑溝,兼做道路行走,又叫「水溝仔路」,依地形比較容易攻進。溪洲人將「武鹿崎頭」視為第一線的要塞關隘,種植大竹、刺竹,作為天然圍牆抵擋,所以,有人稱溪洲為「大竹圍」。南洲里有一聚落叫「竹圍仔」,但種植的數量就較少了,沒有稱為「大」。
耆老說,冬天溪水淺,客家人會從南邊的「竹圍仔」進攻,雨季水多,則從「武鹿崎頭」進來。因此,溪洲有南、北兩個防衛要塞地。幾乎每戶都準備「割格仔」(台語音即鐮刀),隨時對抗。
溪洲有一群勇士,自動組成護衛隊守護庄頭,有一天,幾位勇士因事外出,卻被客家人暗中「安置」在庄中的「抓耙仔」通報給客家人知悉,客家人趁此攻打溪洲,溪洲人在「武鹿崎頭」奮力抵侮,終因兵將短缺,猛虎難敵猴群,有五、六位勇士陣亡,但客家人也死了不少。
當年的溪洲勇士除持自製兵器,也靠由藤條編製而成的「藤牌」掩蔽身體、抵禦兵刃,但究竟是藤條編製,最怕「鉤仔」,於是,溪洲人又想出以「大車」的輪子來抵擋,以減少傷亡。大車,就是更早期的牛車,清朝時的牛車輪子,全係木製,後來才進化改成輪胎。美濃客家與溪洲閩南族群,為爭食搶地,「庄拼庄」的爭鬥,延續甚久,甚至溪洲「下洲仔」、「竹圍仔」聚落百姓,也集體抵抗。
耆老說,後來,溪州庄民為感念保護溪洲而犧牲的勇士英雄,在「武鹿崎頭」上方,就是現在「忠義堂」現址,起建一間「好漢廟仔」供奉彼等英靈,供庄民朝拜。
後來,一些虔誠信眾,將「好漢廟仔」拆除,民國六十六年改建為「忠義堂」,供奉「忠義聖君」。「好漢廟仔」供奉的勇士英靈,則遷至右前方另建「萬聖祠」供奉。忠義聖君,明朝鄭成功部將,追隨延平郡王反清復明,力退荷蘭,忠心貫日。過世後,受玉帝敕封為「忠義聖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