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新聞-戴貴立/屏東
在環境部、美國環保署與美國國家野生動物協會三方攜手推動的「臺美生態學校夥伴計畫」下,屏東縣政府積極響應倡議,致力打造友善生態與永續發展的學習環境。今年再新增7所學校通過國際認證,展現屏東在深耕生態永續教育上的豐碩成果。
屏東縣長周春米於縣府主管會報中親自頒發「臺美生態學校認證」獎牌,公開表揚獲獎學校,並感謝全體師生及社區的共同投入,為屏東打造一座座綠意盎然、理念實踐的生態校園。 環保局表示,今年新增7所通過認證的學校,分別為:綠旗學校(瑪家鄉長榮百合國小、新埤鄉餉潭國小)、銀牌學校(塔樓國小、田子國小)、銅牌學校(大光國小、林邊國小、滿州國中);這是屏東縣師生與社區共同努力的成果,也反映出環境教育在校園的深度扎根與持續推廣。
臺美生態學校認證制度借鏡美國生態學校的三階段標準(銅牌、銀牌、綠旗),並依臺灣本地教育環境進行在地化調整。截至目前,屏東已有29所學校取得臺美生態學校認證,包括2所綠旗學校、13所銀牌學校與14所銅牌學校,顯示屏東在環境教育領域深耕多年、成果斐然。
位於瑪家鄉的長榮百合國小,早於111年便獲得綠旗認證,今年再度通過複審,榮獲「綠旗R1」資格,意味著再添一面綠旗,朝「永久綠旗學校」更進一步。該校由學生組成「部落會議」,以永續食物、生物多樣性與氣候變遷為核心,策劃並實踐多項環境行動,結合原住民文化智慧,課程展現學生主導、社區參與與跨領域整合,由學生分享則透過不同的創意方式,如製作校園生物多樣性圖鑑、動物習性觀察圖,以及繪製出現於校園不同場域的小動物分布板,堪稱全台環境教育的表率。
首次榮獲綠旗認證的新埤鄉餉潭國小,擁有百年歷史,自2017年轉型為公辦民營實驗教育學校後,積極推動多元課程與環境智慧學習,並以「貓頭鷹」為校園識別。學生利用廢棄材料製作鳥巢箱,觀察並保育本地鳥類,另開展「廚餘再利用」活動,課堂廢棄茶葉的復活記,課程亦結合在地繪本與閱讀活動,將生態理念融入日常教學與社區生活,展現偏鄉小校的創新實力與教育韌性。
另其他獲獎學校特色,有塔樓國小校園碳盤查、田子國小智慧校園節能行動、大光國小淨零綠生活、林邊國小學漁樂水永續林邊及滿州國中校園植栽定向越野活動等,皆獲得肯定。
縣長周春米表示:「環境教育不僅是課堂教學的一部分,更是通往永續未來的關鍵起點。」縣府將持續透過環境教育輔導團與相關資源,協助更多學校加入「臺美生態學校」行列,鼓勵教師深化課程設計、引導學生走出教室、走進自然。
希望每一位學生都能在生活中培養環境倫理與行動力,將所學延伸至家庭與社區,形成正向循環,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4「優質教育」與SDG17「多元夥伴關係」相接軌,讓教育成為地球永續的關鍵推手。